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

  也刺寻正兼谈基金申请没有文章支持就是空口无凭

  风化蝶

  在新语丝经常看到寻正的宏文,窃以为其一定很有才华。可惜其大部分文章
太长,每每打开页面读完第一段俺就只好把页面关闭,至今不知其有过何高见。
由于这个客观原因俺错过了其很多美文,可惜可惜!新到新语丝里见到了寻正对
家庭主妇的反击,其中俺注意到了寻正的以下两处误解。

  其一,其认为其“受到了医生或不是医生的责难,三分之一是不拉不拉,三
分之二是不拉不拉,或许还有人有着为人的期许,但一见寻正文风刺手,不少人
给咽回去了。”窃以为,“不少人给咽回去”的原因可能有二:要么是不够刺手,
还激不起能人智士;要么是文章太过臃长刺眼,别人的眼睛只好跳过去了。这个
猜测的基石是网络流行的一句话:网络时代谁怕谁呀!

  其二是其对方舟子先生在新语丝论坛挂其宏文的误解。寻正的逻辑推理如下:
方先生的编辑选材是错不了的,而寻正的美文被选上了,所以这些文章是好得不
得了的。嘻嘻,家庭主妇的纠错文章好像也是被方先生编辑选材的喔。窃以为,
方先生是用心良苦啊。从方先生的言行可看出,方先生是比较爱护或袒护年轻人
的(比如,方先生一直强调对学生的学术腐败应该宽容,以教育为主),何况是
有才华的年轻人。而方先生又不是一个爱说三道四的人(特别是作为坛主),不
好正面指教寻正的,只好通过他人来加以提醒了。你瞧瞧,寻正跟很多人的“人
身攻击”性的战斗文稿就有好多篇被方先生编辑选材了不是?

  说心里话,很佩服寻正的,他可能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但,内容的雕
琢且不去说它,文章实在是长。何不细想,饭菜无法下咽,何以营养?售卖米菜
的人还不得赔本?不知他是想多一个读者呢还是少一个读者?也许无所谓,文章
已出,要的是后世的映证,有多少读者又与己何干!

  读者到此可以为止了,后文原本不打算发的,现在就当买一送一吧(要知道,
寻正这个人才比后面的无用功似的讨论要重要得多。俺只是无意中落在寻正脸上
的一枚雪花,还没让其感到一丝丝的寒意就要消失的!可别刺俺),爱看不看?

  常言道,空口无凭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相当于空口,非得靠作为凭证
的已发表论文的支撑不可。黑纸白字地,这些凭证至少记录了:

  一,该课题组是否具备实现其技术路线所需的硬件和技术。发表的文章里一
般都有材料和方法部分可供评审人考察。该课题组刚引进了新技术或设备但还没
出论文的事实也是有的,但一般都有一段磨合时期(包括设备本身和操作技能
等),少则一两年,多则三年以上。这种情况你敢不敢支持?还是等其至少出了
一两篇文章表明过了磨合期后再支持比较稳妥吧!至于等钱买新的主要设备的情
况,以一个面上项目的财力,多半付不起,免谈!

  二,他们有没有能力很好地应用这些硬件,技术是否扎实到可以很好地完成
项目。国内很多研究单位似乎都有一个现象:仪器设备一点也不比国外差,但要
么闲置,要么出不了活。不出活固然有五花八门的因素,优秀技术人才的缺乏是
其中之一。一个行家可以从文章的图表或描述中,看出文章作者的技术水平。初
学者,1-2年经验者,3年以上经验者,跑出来的电泳结果在质量上是有区别的。
初学者看不出差别,稍有经验者看得出前两者的差别,多年经验者则可看出所有
的差别。跑远了,这是审稿人的质量问题了。

  三,该课题组头儿的科研功底及其科研视野。中央卫视报道,一篇美仑美奂
的文章出自俺家隔壁连字都不识几个的李四之手,打死俺也不信,俺可是无意中
看过他写给隔壁妞妞的情书啊。这美文,不是找了抢手,就是剽窃。你还让俺资
助他继续文学创作,当俺傻儿啊!

  四,综合分析一个课题组的多篇文章,有时也能大略看出该课题组的科研严
谨性及其科研诚信。文如其人。都说从一篇文章可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性
格。科研论文虽有其固定模式,但写作风格表述方式各异,其理同也。科研的严
谨性和诚信也可体现在文章的细枝末节中。

  犹如金钱,没有万万不行,如有,为善作恶看个人;好东西放在那里,就看
你怎么去用。在基金评审中,如何提高审稿人的评审质量才是关键,已发表论文
是必要条件(除了已发表论文外,申请书里又有什么能让人细察的呢?申请书的
撰写只是科研能力之一而已),但眼光不是只简单地盯着数量或影响因子,而是
内容。

  提高评审质量是个大问题。这里只评一下他人提过的观点。在评审意见中描
述申请书的主要内容是必要的,但功效估计不大,一般看完摘要就可以写出来。
俺以为,强制性要求评审意见内容达到一定篇幅(而不是短短的两三百字,俺这
里都写了两千字了)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一般对申请书的了解越深,写出的评价
也能越长。要不,没有素材,作为教授的评审人总不好意思胡言乱语瞎编吧。也
难说,恐怕还真有这种人。这时候,基金委就要有作为了。是打回重审并警告该
评审人,还是另谋评审人,仰或不了了之,就基金委说了算了。这又牵涉到基金
委的质量问题了。问题一环扣一环,噢,这是二维的,更确切地说,是一层接一
层,太复杂了。

  没啥建设性的东西,抱歉!多谢读完!

(XYS20080324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